2025年省级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储备指南
为做好我省 2025 年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储备申报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项目总体要求
(一)项目概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和《河北省智慧农业示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发展,2025年,实施智慧农业建设示范项目,聚焦智慧大田、智慧设施农业、智慧畜牧。智慧渔业等应用场景,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着力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数据互联互通、服务高效便捷的智慧农业发展目标。
(二)任务目标
2025 年,打造无人农场应用场景,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完善农产品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拓展智慧农业成熟模式应用,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
(三)绩效指标
建设8个可复制可推广无人农场应用场景,建设2个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和雄安新区智慧农业应用场景,促进区域内主要农产品产供销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
二、申报主体及申报条件
(一)无人农场应用场景项目。项目申报主体为市、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申报主体所在区域农业基础良好,可支撑无人农场建设与运营。申报主体在智能农业装备、农业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向具备良好的基础,经营状况良好,具备完成项目任务的基础条件和能力,能为项目执行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确保无人农场长期稳定发展,具备无人农场建设相关经验的主体优先。田块面积相对集中且总面积不小于 2000亩,并具备辐射10000亩耕地的能力,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配套设施齐全,满足“宜机化”作业需求。
(二)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项目。项目申报主体为市级农业农村部门。申报主体所在区域主要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效益规模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具备开展试点建设的基础条件。支持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条上的各类主体,具备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时间1年以上,能统筹解决项目长期运维资金,确保全链条持续打通,数字化应用比重不低于30%,确保全产业链条上的各类数据融会贯通。
(三)雄安新区智慧农业应用场景项目。项目申报主体为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申报项目所在区域产业基础良好,智慧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经营水平等方面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支持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应用物联网、智能控制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比重不低于30%,并具备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时间1年以上,能统筹解决项目长期运维资金,确保项目发挥长效示范作用。
三、项目实施内容
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选择一批产业基础良好,具备开展试点建设基础条件的单位,建立贯通信息采集、分析决策、作业控制、智慧管理等各环节的数字农业集成应用体系。
(一)无人农场应用场景。聚焦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探索推广耕种管收全环节无人化作业,促进无人农场、北斗定位等场景的成果服务农业生产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高效化发展,以精细化管理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节本增效。通过布局田间物联网监测设备,强化农事气象、苗情、灾情、土壤墒情、病虫害等监测预警,开展作物生长环境监测、本体实时观察、土壤养分检测、智能农机精准作业等,实现农场多维全要素的存储与展示及数据互联互通。
(二)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推动区域内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化拓展应用、促进农产品销售等,加速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融合,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形成符合各地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推进模式和标准规范。对接省级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开展全链条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服务,全面提升数字化管理服务能力。优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
(三)雄安新区智慧农业应用场景。结合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技术应用大赛和雄安优势产业特点,在智慧大田、智慧设施农业、智慧果园等应用场景,根据建设类别形成 1-2个示范点,开展数字农场、数字果园、数字菜园等不同模式的试点创建工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应用模式。
四、资金支持方向和补助环节
资金用于建设无人农场应用场景、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和智慧农业场景。试点地区要广泛吸引社会、企业、金融资金投入,多渠道扶持智慧农业发展,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示范引领和撬动放大效应,并确保当年完成项目建设验收和资金支付。支持资金不得用于土建工程、非数字化装备且用于软件开发(含软件购置)的资金不得超过项目支持资金的20%。
(一)无人农场应用场景。探索推广耕种管收全环节无人化作业,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农业数据智能采集、智能农机具升级改造及技术服务(服务期限不低于5年)、无人农场管理软件开发等环节,推动 2024 年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的先进技术、产品与装备等成果孵化、转化和落地应用。
(二)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用于促进区域内主要农产品产供销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支持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质量安全追溯等各环节强链补链,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
(三)雄安新区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支持雄安新区开展试点建设,用于加强智慧大田、智慧设施农业、智慧果园等应用集成,为农业全产业链服务试点提供智慧农业应用示范支撑服务。
五、申报审批程序
(一)无人农场应用场景项目。市、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当地相关园区、企业、合作社及农垦系统(农垦管理区、市县属农牧场、相关农垦企业)等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负责项目申报,经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省农业农村厅
(二)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项目。市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出申请报省农业农村厅。
(三)雄安新区智慧农业应用场景项目。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组织属地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提出申请,审核汇总后报省农业农村厅
(四)省级评审,储备入库。省级组织专家对各市上报材料完整性、项目可行性进行综合评审,确定项目,储备入库。
项目依托“河北省涉农投融资项目管理平台”“农业农村储备项目库”功能模块进行储备,2025年度储备项目应于9月30日前提交项目申报书、项目申报表至省级审核,完成项目储备
六、有关要求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本地项目储备报送工作,严格执行入库标准要求,择优推荐,认真编报项目申请报告,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上报。
联系人:师海昆 联系电话:03118460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