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016号提案的答复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赵树生委员提出的“传承弘扬封龙山文脉 升级打造封龙书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封龙书院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及宣传推广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封龙山又名飞龙山,西倚太行,东临平原,面积1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12米,巍然崛起,雄伟壮观。拥有有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多处,龙首峰、狮子峰、熊耳峰、神龟探海石、飞来石、风动石、老龙潭、试剑石等。山中的东石窟、西石窟,开凿于北齐至明代,是我县四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又有十分丰富的历史资源,汉代碑刻原有七通,现存两通,其中《祀三公山碑》、《封龙山颂》、《白石神君碑》书法艺术成就最高,跻身全国百种名碑,是河北境内仅存的汉代碑刻。在我国文化史、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封龙书院坐落于元氏县境内封龙山,是河北历史上较早的书院,曾在宋代成为“江北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发迹于汉代,复创于唐宋,鼎盛于金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名士辈出,封龙书院是李冶完成《测圆海镜》和《益古演段》的重要场所,这两部数学名著所研究出的高次方理论,比西方国家早三百来年,在十三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具有尖端性,由此奠定了封龙山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地位。封龙书院还拥有读书洞、蒙泉、墨池、戴月亭、石窟寺、汉碑堂等千年历史遗迹,与周边秀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独具魅力。本地民间传说梁山伯祝英台在此读书学习整三载,在此相识相爱,“读书洞”即为当年二人秉烛读书的地方。
封龙书院2023年重装开放,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依托中青旅、河北经管学院等优质开发主体,加快推进封龙山国际文化展示区建设,加大开发力度,着力对封龙山景区开发、经管学院建设搬迁、五星级酒店建设,利用五小中心建设城市会客厅,建设景观公园、滨河步道、特色民宿、品质餐饮、购物中心等设施,持续提升景区内环境容貌。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封龙山国际文化展示中心,助力封龙山旅游实现跃飞发展。该项目位于南佐镇窑上村西北,总投资30亿元,区域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封龙书院提档升级、碑刻历史博物馆、A级景区创建、经管学院搬迁、农业产业园建设、研学基地打造等,含盖文化、旅游、教育、农业、研学五大板块,同时也促进了南佐大集与景区的联动发展。依托中青旅、河北经贸大学优质开发主体推进项目实施,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一期土地收储1430亩,下一步我县将加大力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争取早日见效,确保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
元氏县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