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人民政府
 
元氏县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1-02-26    来源:元氏县
【字体: 】    打印
  
 
元氏县人民政府
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我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纲要(2015-2020年)》《河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以及《石家庄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对照《2020年元氏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聚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现将我县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府各项工作,努力提高施政水平和服务能力。
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县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常态化,每年不少于4次,切实发挥“关键少数”以上率下示范作用,履行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专门召开全县法治政府工作会议,精心谋划和周密部署2020年度工作,制定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着力抓突出问题、抓关键环节,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
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整改。按照市委《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通知要求,我县第一时间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会议,专题研究督查反馈意见问题整改责任和措施,制定出台我县《整改方案》,建立问题台账,夯实责任,明确整改目标要求和整改时限,确保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中的每一项问题都得到彻底整改。
二、聚焦履职尽责,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综合受理、联合踏勘、并联审批、多证联办、审监互动”的审批模式进行综合受理改革,实现受审分离不见面,144项审批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划定自助服务区,简易事项自助办理实现“零等待”;设立二维码墙,115项高频事项实现“扫码办”;依托河北政务服务网,100%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按照“提速、增效、降本、惠民”的总体要求,划出商事登记专区,简化市场准入环节: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注册环节实现“立等可取”;统筹推进多证合一改革,以“减证”促进“减政”;大力推行“云窗办照”手机APP,注册登记实现“零跑腿”。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等重点领域诚信建设。一是编制两个信息目录。梳理出23个单位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1694项,31个县直部门的公共信用信息目录510项。二是编制两个清单。梳理出20个县直相关部门联合奖惩事项128项。三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通过“信用中国(河北石家庄)”公示承诺书2941份,全县上传公示政务诚信3714人次。四是设立政府诚信投诉中心,开通了“诚信举报110”,公开了举报方式和处理流程。
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一是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积极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年咨询涉法业务数量6800余件,办理业务数量2294余件。二是成立石家庄企航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中心元氏工作站,从全县512家企业中筛选79家符合4+4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的小微企业,加入法律服务民营企业数据库。开展“法律进企业”专项行动,深入全县重点企业,宣讲《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规法规政策,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及时收办企业反映的各类涉法问题与诉求。实施“互联网+法治”普法宣传行动,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活动,在全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健全重大决策机制。依据国务院、省、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立法和制度设计,完善我县工作机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健全政府法律事务审查机制,对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的规范性文件和重要法律文本的合法性进行前置审查。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政府法律顾问固定列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参与政府重大决策并提供法律意见。我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国有企业普遍采取外聘律师等形式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健全我县规范性文件立项、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提高地方规范性文件起草的公众参与度,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制度,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优化我县行政规范性文件库管理,完善公开查询服务功能,公布文件备案审查情况,通报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反面典型案例。
四、深化执法体制改革,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规范行政执法权力运行。结合“三创四建”工作,各行政执法部门在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补齐工作短板。按照区分执法部门、区分事前事后的要求,各执法单位及时理清行政执法事项,编制四类文本,并在行政执法公示专栏进行公示,及时更新。
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截至目前,全县15个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均已挂牌并启用乡镇综合执法印章,落实了4-6间办公用房,配置了执法办公设备,定制了统一制式服装,实现了执法办公场所规范设置、执法服装标志统一、执法装备车辆统一。各乡镇将行政执法制度汇编成册,制作行政执法规范用语、执法记录仪使用规定、行政执法流程图并在政府网站和办公区域进行事前公示。
严格行政执法队伍管理。一是今年办理行政执法证613个,其中换证392个,办理新证人数为321个。按照规定给15个乡镇制发罚没许可证,完成23个县直执法部门罚没许可证年检工作。二是围绕乡镇综合执法改革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制定公共法律知识培训方案,组织各乡镇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线上线下培训和考试。联合相关县直行政执法部门对15个乡镇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加强重点领域执法。一是依法从严从重打击疫情期间随意涨价、囤积居奇、互相串通、操纵市场、哄抬价格,以及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切实提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市场监管的法治化水平。二是加大违法占地查处力度,将损害公共利益、影响规划实施等违法占地作为整治重点,坚决遏制违法占地,促进城乡建设有序发展。三是大力整治酒驾、醉驾违法行为,以城区主要商圈以及重点餐饮场所、外来人员聚集区、城乡结合部等周边道路为重点,严查酒后驾驶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危险化学品等集中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五、强化监督制约,保障权力依法依规运行
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依法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本年度法律法规实施等情况。自觉接受司法监督。通过“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案件办理、执法监督,提高了办案效率、节约司法成本。切实加强审计监督。今年我县审计项目19个,涉及本级财政、扶贫资金、部门单位预算执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等重点领域,实现审计全覆盖。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县政府网站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综合信息公开5个专栏,下设11个子项,加强政策法规、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点项目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信息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六、防范化解风险,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认真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部署,严格执行行政复议、行政应诉队伍“准入”门槛,强化业务学习培训,完善办案程序,提升办案能力,确保办案过得硬。积极履行行政应诉职能,加强与司法机关的协调联动,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全年行政复议案件9件,督促协调出庭行政应诉案件7件。
加强调解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新增退役军人事务调委会1家。37个机关事业单位成立行政调解室,全年调解矛盾纠纷案件合计4096件。挂牌成立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探索建立“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律师在调解中的作用,探索建立健全律师调解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矛盾排查和风险研判,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七、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开展多种形式教育培训。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激励教育政府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依法履职尽责。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法治理论考试制度,举办2020年度干部宪法法律知识考试。将法治教育作为公务员初任、任职、在职培训的必修内容。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行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
今年,我县法治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较好成绩,但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有:法治政府建设统筹推进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需要提升等。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用力。一是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法治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知识能力培训、指导和考核监督,促使行政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是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法治服务和保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依法治国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依法行政水平。三是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涉及规范性文件清理。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在政策制定中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增强透明度。四是强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的三者融合。
 
 
元氏县人民政府
2021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