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元氏县人民政府!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 走进元氏
封龙山石窟
发布时间:2024-06-20
【字体: 】    打印
封龙山西石窟位于元氏县南佐镇北龙池村北的封龙山上,俗称西石堂、千佛洞,是封龙山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自西向东排为一号窟、二号窟、三号窟。
一号窟为三世佛,表示佛祖的过去、现在、将来的佛变形态。窟内后壁主佛为释迦牟尼,是佛祖的现在式,右壁主佛为弥勒佛,是佛祖的过去式,左壁主佛为阿弥佗佛,是佛祖的未来式。
二号窟是千佛洞,为中心柱式窟,中央如来坐佛高2.10米,身披袈裟,结跏跌坐于六角形须弥座上,手作说法印。四壁小佛龛,计有千余,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给人以千变万化之感。
三号窟为龛式窟。如来侧身而卧,为佛祖涅槃之意,是说佛祖已进入不生不死、永久长存的极乐世界。石窟东侧崖壁上刻有明代嘉靖年间四言偈语一则,哲理尤深。
西石窟右侧山崖上,刻有“中山刘秋礼武平三年之时”十一字,可证其开凿年代至少在北齐以前。据有关专家考,西窟完成于北齐,中窟完成于唐代,东窟完成于宋代。西石窟于1993年7月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封龙山西石窟开凿年代较早,是河北省比较重要的一处石窟,是我国石窟艺术的宝贵遗产,也是研究北朝乃至唐宋石刻艺术的重要资料。